发布时间:2025-07-01来源:编辑:浏览: 次
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,在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上常抓不懈。要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,以昂扬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。
——2025年3月17日至18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讲话
酒局虽小,危害甚大。党员干部违规饮酒不仅损害了党的形象,而且极易诱发酒后失德、酒驾醉驾等违纪违法行为,给个人、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。党员干部要不断锤炼过硬作风,坚决抵制“酒桌文化”侵蚀,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。
一、违规饮酒常见形式
1.违规公款饮酒;
2.接受、提供可能影响公正履职的宴请饮酒;
3.在工作时间、值班期间饮酒;
4.在参加会议、学习培训、调研检查等公务活动期间饮酒;
5.在办公场所、单位内部食堂饮酒;
6.酒后误工旷工、扰民滋事、打架斗殴、失德失范;
7.酒驾醉驾;
8.其他违规饮酒或饮酒后造成不良影响行为。
二、纪法依据
1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
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罚包括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,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;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罚则更为严厉,包括吊销机动车驾驶证,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,且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。
2.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
第三十四条、第三十五条规定:党员依法受到政务处分、任免机关(单位)给予的处分、行政处罚,应当追究党纪责任的,党组织可以根据生效的处分、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、性质和情节,经核实后依照规定给予相应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。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(含宣告缓刑)的,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。
第一百零一条 接受、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或者旅游、健身、娱乐等活动安排,情节较重的,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;情节严重的,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。
第一百一十六条 违反接待管理规定,超标准、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,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,情节较重的,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;情节严重的,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。
3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》
第十四条 公职人员犯罪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予以开除: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、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(含宣告缓刑)的;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,刑期超过三年的;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。
三、违规饮酒的代价
1.生命之殇
饮酒后,酒精会对神经系统起到麻痹作用,导致其操控、反应比平时慢,这时候开车,直接影响司机的判断能力致使出现错误操作,安全隐患极大。长期和过度饮酒也会毁坏人的神经中枢,损害人的大脑,还会有酒精性心肌病、高血压等慢性病发生。
2.法律严惩
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,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,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。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,处十日以下拘留,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,吊销机动车驾驶证。醉酒驾驶机动车的,吊销机动车驾驶证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;发生重大交通事故,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,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取得。在以下三种情况下,共同饮酒人需承担相应的责任:一是强迫性劝酒;二是酒后驾车、剧烈运动等未劝阻;三是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。
3.前途断送
违规饮酒,严重损害党员干部形象,败坏单位干事创业风气。违规饮酒背后可能隐藏违规公款买酒、内部招待违规上酒、业务招待超标准用酒、违规报销吃喝费用等问题。根据问题性质、严重程度、造成影响的大小等要素,依据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相关规定,当事人将受到严厉的党纪政务处分。
4.巨额损失
违规饮酒后,酒驾发生交通事故的,保险公司将拒绝理赔,同时相应车辆及财产等损失由酒驾者个人承担。造成人身死亡情形的,还将面临死亡赔偿金、丧葬费、被抚养人生活费等巨额赔偿。
5.家庭遭难
违规饮酒后,不管是酒驾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,还是存在其他问题被党纪政务处分、经济处罚,其家人将承受巨大心理负担、经济负担,甚至影响其子女参军入伍、报考公务员、申请入党等,一人违规饮酒,全家承担恶果。
纪律如铁,禁令生威。党员干部当铭记“杯盏藏风险,自律守初心”,把违规饮酒相关要求刻进心底、落于行动,以一身清醒、满腔正气、严实作风,守护使命担当,共筑清廉堤坝。